在线客服
  1.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
  2. 探索品牌
  3. 知识科普
  4. 育儿干货│重视口腔健康,避免踩八大误区

育儿干货│重视口腔健康,避免踩八大误区


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口腔疾病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,不仅影响口腔咀嚼、发音等生理功能,还与脑卒中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,目前龋病和牙周病已经成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的杀手。

虽然口腔疾病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治疗,但是长期以来口腔健康一直是全球卫生忽视的问题。重视口腔健康,从走出八大误区开始。


误区1:牙痛才去看牙医

生活中,不少人的习惯是,只有牙痛了或牙齿出现其他明显问题时才去看牙医。实际上,定期的牙科检查对于预防口腔疾病和早期发现牙齿问题至关重要。

临床上,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两次口腔检查,半年一次为宜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口腔健康问题。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,牙齿和颌骨变化快,更易受到各种口腔问题影响,也需要更频繁的口腔检查。


误区2:牙龈出血很正常

牙龈出血可能的原因包括牙结石、牙周病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药物副作用、牙龈肿瘤等。如果经常出现牙龈出血,应该去看牙医并进行治疗。

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。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,会有牙菌斑堆积,久而久之,牙龈发炎,牙槽骨吸收,牙齿松动,最终脱落。如果出现牙龈红肿出血、口腔异味、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,应积极治疗牙周疾病。定期洁牙和治疗牙周疾病很有必要。


误区3:缺牙不用管

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,如残留的牙冠、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,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,重者引起全身感染,影响生活质量。

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,以维持牙列完整,恢复口腔基本功能,一般在拔牙2~3个月后进行修复。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、固定修复、种植修复等。


误区4:洗牙会伤牙

目前常用的超声波洁牙,是通过高频率振荡将牙结石击碎,再通过水雾冲击将牙结石冲刷下来。

在专业医生规范操作的情况下,一般不会损伤牙齿,提倡每年至少洁牙一次,有利于早发现、早治疗口腔疾病。


误区5:漱口水可以替代刷牙

漱口水有助于清新口气和减少细菌,但它不能代替日常刷牙。漱口水是口腔护理的辅助工具,不是主要的口腔护理方法。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,才是清洁牙齿和牙龈的有效方式。


误区6:吃甜食后立即刷牙

食用甜食后立即刷牙会增加蛀牙风险,这是因为酸性食物会使牙釉质软化,此时刷牙可能损伤牙齿。建议吃完含糖食物后先用水漱口,等待约半小时再刷牙。

此外,刷牙时推荐使用软毛牙刷,不建议使用硬毛牙刷,后者容易导致牙龈损伤、牙齿磨损等。


误区7:牙齿美白产品适合所有人

有牙龈炎、牙周病、龋齿、牙齿敏感等问题的人群,应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之后再开始牙齿美白。未成年人、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美白产品。患有心脏病、癫痫等慢性病人群,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美白方案。


误区8:儿童乳牙不重要

儿童的乳牙最终会被恒牙替换,但它们仍然非常重要。

乳牙能帮助孩子有效地咀嚼食物,促进消化吸收;乳牙排列整齐,有助于正确发音和语言学习;乳牙还可以为恒牙提供萌出的空间和路径;整齐健康的乳牙,对于孩子建立自信和社交交往有正面影响。

上述八大口腔护理误区,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,为了正确维护口腔健康,应避免以上误区。

若想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应做到每天至少刷牙两次、饭后使用牙线、定期更换牙刷、定期检查和治疗牙齿,并在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,限制含糖饮料和零食的摄入。



参考资料:学习强国app

知识科普仅供参考,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

系统提示
系统提示
系统提示 ×